今日热点:电梯损坏两周 物业要求先交物业费。全国约80万台电梯使用超15年,老旧电梯故障频发成为居民头顶的隐忧。北京、哈尔滨、西安等地老旧小区电梯更新面临、业主意见难统一等困境。国家已推出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电梯更新,但基层落实仍存诸多难点。专业的人建议完善老龄化电梯退出机制,建立智慧化管理平台。
老旧电梯安全问题已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心头大患。近期多地小区出现电梯频繁故障、困人事件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国家发改委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全国约有80万台电梯使用年数的限制超过15年,这些老龄化电梯正成为悬在居民头顶的隐形炸弹。
在北京某小区,居民李峰讲述了一起惊心动魄的电梯故障:妻子、岳母和2岁孩子被困电梯,最终不得不扒开门自救。类似情况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。哈尔滨某小区电梯出现滑梯、门关不严等问题;西安某小区电梯多次困人,早高峰乘梯难。这些老旧电梯故障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,更威胁着生命安全。
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》规定,电梯更新可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。但真实的操作中,由于需要三分之二业主同意,且部分老旧小区维修资金不足甚至没有,导致更换电梯举步维艰。有经验的人指出,维修资金使用流程繁琐、业主意见难以统一是主要障碍。此外,一些老旧电梯配件停产也增加了维修难度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国家已将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。北京某小区计划利用国家补贴15万元、物业补贴和居民分摊的方式筹集资金。但基层工作人员坦言,若补贴不到位,资金缺口仍难解决。专业的人建议建立智慧管理平台,通过电梯广告等增加资产金额来源,形成多方共担的可持续更新机制。
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老旧电梯更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。在政府补贴、社会力量参与和居民做好配合的多方努力下,这一悬在头顶的安全风险隐患或将得到一定效果缓解。但要从根本上处理问题,还要建立长效机制,让居民上下楼不再步步惊心。